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28日至30日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美国《侨报》指出,习近平此访创造了“三个第一”:中捷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捷克,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第一次访问中东欧地区国家和2016年第一次出访欧洲。
3月31日—4月1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中国作为核能发展大国,始终把核安全放在和平利用核能事业首要位置,按照最严格标准对核材料和核设施实施管理。
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中东欧就选择了捷克共和国,独立访问一个非大国并且一呆就是三天,这在习主席的访问史上是少见的。习近平主席此次中东欧之行将给双方关系赋予全球性战略意义,进一步筑牢中欧“民心工程”和“命运共同体”。
当地时间3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中美关系发展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还要求美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继续采取实际行动,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核安全是核能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核安全首先是国家课题,首要责任应该由各国政府承担。图为:2016年3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
3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2014年3月习近平在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时首次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本届核安全峰会“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主题就与其理念高度契合。
题:中捷关系开启新篇章 “16+1合作”踏上新起点——中东欧国家各界人士热议习主席访问捷克 “中捷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习主席对捷克的访问是中国在‘16+1合作’框架内发展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尔戴尔斯基表示。
在核安全培训和最佳操作实践方面,位于北京的核安全示范中心于2016年3月18日顺利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中国和美国对此表示满意。中美两国最近签署了《中国海关总署与美国能源部关于开展防扩散出口管制商品识别培训合作的意向声明》,双方对此表示满意。
▲两国元首在庄园里种下一株来自中国的银杏树苗。” 而今,踏上捷克的土地,两位元首再一次培土、浇水,习主席意味深长地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捷共植友谊树,寓意友好绵长久远。
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会见韩国总统朴槿惠,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强调,中韩双方要保持高层互动势头,用好一系列战略沟通机制密切协调,照顾彼此重大关切,尊重对方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而今,踏上捷克的土地,两位元首再一次培土、浇水,习主席意味深长地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捷共植友谊树,寓意友好绵长久远。两国元首凭栏远眺,天空飘起了绵绵细雨,历经千年沧桑的布拉格,见证着中国国家元首这次历史性访问……(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 管克江)
当地时间3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会议中心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中美关系发展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同意继续深化各领域合作,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协调,巩固扩大中美共同利益,推动两国关系继续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