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布拉格,开始对捷克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很显然,习近平主席此次访捷,已经为中国加强与欧洲的深度合作,加快联通中欧之间的“一带一路”,打开了一条十分重要的通道。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28日至30日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对于全方位推进中捷各领域互利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陈新还表示,相互投资也随之推进,中国企业到捷克进行收购或并购,将形成一种通过投资带动合作的趋势。
习近平主席在28日-30日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中指出,捷克已经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重要合作伙伴,在欧盟内的好朋友、好伙伴。捷克总统新闻发言人伊日·奥夫恰切克表示,习近平主席对捷克的国事访问将掀起中国投资的“第二波浪潮”。
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捷克总统泽曼在布拉格总统府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检阅毕,习近平用捷克语问候捷克士兵“战士们好”,捷克士兵齐声响亮回应“好”。
当地时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拉格拉尼庄园同捷克总统泽曼举行会晤。捷克还是“一带一路”建设在中东欧地区的重要节点,是连接中国与欧盟合作的桥梁,还是中国—中东欧合作“16+1”的重要成员。
托米谢克说,尽管目前捷克的外汇储备以欧元和美元为主,但捷克央行始终对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持开放态度。习近平主席访问捷克期间,中国的银监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中国金融机构代表将与捷克的银行界人士共同举办“金融论坛”。
特拉帕表示,捷克愿成为中东欧国家中与中国合作的“旗舰”,与中国合作在中东欧地区打造金融中心和航空物流中心,为更多来自中国的经商投资和旅游者服务。特拉帕说,去年捷克总理索博特卡访华期间,捷克与中国正式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中捷两国进行合作,正好可以实现“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合作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增强两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捷克,是两国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不少捷克经济界人士和专家认为,随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不断升温,中捷双边经贸合作也将跨上一个新台阶。
3月28日至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具有历史性意义——这是中捷建交67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捷克,也是习主席作为国家元首首次访问中东欧国家。
伴随着中捷政治互信的加强,中国与捷克以及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也进入蜜月期。陈凤英说,金融合作最主要的就是投资,中国目前到捷克的投资明显增加,这会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文化、旅游的合作。
伴随着中捷关系进入蜜月时期,中国与捷克以及其他中东欧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也来到一个新的阶段。习近平说,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以及中欧不断加强战略对接,为“16+1合作”汇聚了更为蓬勃的动力,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提起捷克这个国家,人们不仅会想到布拉格古老迷人的景致与风情,卡夫卡、昆德拉、德沃夏克等名人的文学与音乐作品在中国更是耳熟能详。不少捷克经济界人士和专家认为,随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不断升温,中捷双边经贸合作也将跨上一个新台阶。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