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司令”还是带“员”好

2025-04-08

1938年11月,彭雪枫担任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彭雪枫说:“当年刘伯承同志从苏联回到中央苏区时,组织左权、叶剑英等同志一起翻译苏联红军的各种条令,确定红军中各种职务的称呼。

原海军司令员叶飞:沙家浜就是我的《家》

2025-04-07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一听到这唱词,人们就会想到京剧《沙家浜》,想到以郭建光为代表的新四军18个伤病员,想到著名的“智斗”中的阿庆嫂、胡传奎、习德一,脑海里就会涌起阳澄湖畔那烟波浩淼、芦花翻飞的美景。

陈毅来到舍会山

2025-04-03

安徽省最南端的祁门县与江西省毗邻,距县城30公里的永胜村境内有一座高山,叫舍会山。”  陈毅的报告,使广大边区干部、游击队指战员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皖赣特委游击队迅速行动起来。

一位既合格又不合格的父亲——钱永刚眼中的钱学森

2025-04-02

“在我眼中,钱学森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钱永刚记得,钱学森回国以后,在被询问中国是否有可能造出自己的导弹时,他的答复非常肯定。对“钱学森之问”,钱学森自有答案  钱永刚记忆中的父亲晚年虽然孤独,但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

百岁新四军老战士的毕生追求——记长海医院优秀妇产科医生沙堤教授

2025-04-01

沙堤,1921年出生于江苏如皋,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沙堤被安排到新四军华中建设大学学习,正式投身革命事业,5个月后转入筹建中的华中医科大学(后更名为华东医学院)继续学习。沙堤一生潜心于妇产科诊治、教学和研究,把减轻病患痛苦、保证产妇和婴儿平安健康、培养优秀医护人才作为毕生追求。

张天虚:革命文坛一战将

2025-03-31

张天虚(1911年12月—1941年1月),中共党员,革命作家,曾驰骋抗日战场,创作了300多万字的文艺作品和战地通讯,因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护送聂耳骨灰由日本回国  张天虚与聂耳相识于话剧演出中。

平凡岗位上的二叔徐明

2025-03-28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高邮第一次获得解放。二叔就一直留在高邮公安局做警员,先后担任县长吴越、钱增时的警卫员,钱增时调离后,二叔就被安排在高邮县人民政府传达室工作。

粟裕将军圆贫苦姐妹上学梦

2025-03-27

”  这时,当地所在乡民兵小队的队长王炳涛听说邻居炳元家来了部队首长后,赶忙拎着“马灯”过来了。”  粟裕握住徐立元的手,以不容置疑的语气道:“徐校长,这样,明天就让两个女娃去你学校上学吧。

“眼中形势胸中策”——粟裕在扬州工作战斗片断

2025-03-26

1940年7月8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粟裕率主力抵达江苏省江都县(今扬州市江都区)塘头镇,与陈毅领导下的新四军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师。敌进我进  皖南事变后,原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1师,粟裕被任命为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后又担任师政委、苏中军区政委、苏中区党委书记等职。

李焕:舍家纾难为报国

2025-03-25

李焕同志是嘉湖地区党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1942年2月,在上级党组织的安排下,李焕转去苏南,先后担任中共句容县委书记、中共镇句县委副书记。8月19日,李焕率长兴县总队和合溪、鼎新区大队,收复沦陷8年之久的长兴县城,并乘胜追击东逃之敌,拔除了鸿桥最后一个伪军据点。

受阅老兵史保东:在家训感召下参加新四军

2025-03-24

抗战时期战斗频繁,有时一天就打8仗,史保东参加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杀伤敌人千余。他参加的主要战斗有:兴化托儿头之战、大岗(兴化与盐城交界)之战、高邮三垛之战、兴化攻坚战、盐城战役、邵伯攻坚战。

母亲姜斑华的战斗人生

2025-03-21

经过简单包扎后,两位武工队员把老卢抬上担架又往北走,黄昏时终于赶上了宿营的大队伍。“过了几天,大队人马继续向延安方向前进,而老卢、我、羌勇和两位抬担架的老乡则渡过洪泽湖前往淮南路东新四军军部。

从空中对手到异国友人

2025-03-20

“海空雄鹰团”原副团长高翔,是捍卫祖国主权尊严的“海天雄鹰”,在当年的国土防空作战中,第一个击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F-104C型战斗机,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感悟信仰之光 汲取奋进之力——观电影 《望道》 有感

2025-03-19

电影 《望道》 以 《共产党宣言》 全译本首译者陈望道为核心,多线交织叙事,表现出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追寻真理、坚守大道的故事,也演绎了一代青年为信仰而献身的热血情怀。

张爱萍将军在马兰基地的几件事

2025-03-18

1963年8月13日,阳平里气象站的同志们正在工作,戈壁滩远处一溜烟开来了一行小车、大车,转眼车子到了营区跟前,第一个下车的就是张爱萍。”  张爱萍回到北京后,总牵挂着阳平里气象站,那里茫茫戈壁荒无人烟,战士们的生活非常单调,就专门托人给阳平里气象站送来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

“革命之花”胡焦琴

2025-03-17

浙东宁波北仑的凤凰山麓有一处革命烈士陵园,这里有一座年轻女子的雕塑。胡焦琴(1902~1927),宁波市镇海县柴桥镇(今北仑区柴桥街道)田洋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镇海县“独支”代理书记。

“汪郎中”原来是“地下党”——新四军老战士汪铁君的传奇人生

2025-03-14

抗战时期,如皋百姓都知道石庄街头“益寿药房”的汪郎中医术高超、救死扶伤,直到如皋解放,人们才知道这个“汪郎中”原来是新四军地下党。1944年5月的一天,汪铁君联络好一个来石庄办事的江安镇小贩,请他帮忙将一封情报带到江安陶腰庄交给我党地下联络员,小贩满口答应下来。

金仲华:铁笔丹心著华章

2025-03-13

在上海市宋园路21号宋庆龄陵园名人墓区,距宋墓西侧50米开外的1号墓碑,记录着主人生平的汉白玉墓志铭在苍松翠柏掩映下,显得格外冰清玉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仲华曾任《新闻日报》 主编,后又担任《文汇报》 社长,再后来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和市政协副主席。

少年抗日英雄“铁笔”袁世晃

2025-03-13

我家原先住在江苏省南通县(今南通市通州区)金沙镇东五里庙九总河口,和抗日烈士袁世晃家是近邻。不久,袁世晃也投奔新四军,和时任金沙区抗日民主政府区长的恩师瞿树滋联系上,在区里担任文书和通讯联络工作。

陈军长托子邹鲁山

2025-03-12

苏北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中的一组陈毅向开明士绅邹鲁山托子的雕塑引我驻足良久,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思绪穿越到了80年前的1942年。当时最担心的是,日伪军经常到邹河村活动,并追问过孩子的来历,但都被邹鲁山巧妙地搪塞过去了。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