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屡立战功的浙东子弟兵

2024-10-15

1941年5至9月,浦东抗日武装多批南渡浙东,开展敌后抗战;1942年8月,三北(镇海、慈溪、余姚3县北部)游击司令部成立,1944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郭静唐的感慨  1945年2月22日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何克希司令员带领部队去上虞打一场解围战,司令部秘书长郭静唐跟去前线。

战火硝烟中的铁血柔情

2024-10-14

1989年9月,由全国妇联、中国老龄委员会、《中国妇女报》联合举办的金婚佳侣评选中,新四军老战士李果、吴志坚夫妇有幸获此殊荣。次见面的交谈中,李果就给吴志坚留下了艰苦朴素、忠厚诚挚、聪明敏锐、善解人意的良好印象。

徐立清“三让”见风范

2024-10-12

徐立清,开国中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来,徐立清请求“让位”和转业的申请虽然没有被批准,但他处处为革命工作和军队建设着想、不计个人名利地位的高风亮节,受到世人敬仰。

哭鼻子的“新兵蛋子”

2024-10-11

刚放暑假,邻居老梁的孙子阿平就缠着要我给他讲部队里的故事,他说,希望我的军旅故事能为他明年参军提供帮助。”王参谋说完哈哈大笑,我擦干眼泪,也跟着傻笑起来……  转眼到了1963年初春的一天,我与郑团长又一次面对面了。

让人难忘的教育厅长——王于畊

2024-09-25

编者的话:王于畊,是当年新四军队伍中知名的“才女”,是开国上将叶飞的夫人。这样,福建教育学院和福建教育出版社就成了王于畊手中的两张“王牌”,成为促使福建中小学教育腾飞的双翼。

情系革命献忠诚——记谭天生、储来娣夫妇二三事

2024-09-24

在常州市武进区东安镇流传着谭天生、储来娣夫妇在抗日战争中救伤员、拆敌堡、送情报的感人故事。1941年春的一个夜晚,原金坛县委书记余慎、武九区区长唐克把30多名新四军伤员秘密送到该村,分散安排到几个堡垒户家养伤。

行军路上的陌生人

2024-09-23

抗日战争后期,为迎接战略反攻形势的到来,党中央作出我军向东南发展、向苏浙敌后发展的战略决策,并指定新四军第一师担负南进任务。1945年3月,在浙西孝丰正式成立了苏浙军区第三纵队文工团,任干任团长兼政治指导员。

陈毅做媒

2024-09-20

1941年夏,新四军在苏北时,有一天陈毅军长来到副官处,看见副官处主任王长胜办公桌上写着两句打油诗:“活了五十年,衣服破了没人连。后来,陈毅派人替王长胜物色对象,在后方医院找到一位护士。

周挺南 《狱中》 诗

2024-09-19

1949年“四·二六”,淞沪警备司令部按照汤恩伯的指令,出动大批军警宪特,对各大学实施大逮捕。60年后,我去上海,有幸与老校友、难友、战友的周挺南会晤,谈及当年狱中往事,忆唱《狱中之歌》相互鼓励,感慨良深。

新四军两任军长和宣纸的两段历史情缘

2024-09-18

段情缘:新四军首任军长叶挺两次亲临小岭,佳话传颂至今。值得一提的是,新四军军部驻扎在泾县云岭期间,首任军长叶挺将军曾两度亲临小岭视察,在小岭当地至今仍流传叶挺视察小岭时的动人故事。

陈士榘率先抓获日军俘虏

2024-09-16

大家都知道1937年威名远扬的八路军115师,在山西东北部平型关伏击战中,几乎全歼了伏击圈内的日本板垣师团运输大队1000多人。随着我686团官兵冲下来的指挥官旅参谋长陈士榘,一直遗憾平型关大捷中竟未抓到一个日本侵略军俘虏。

有感于周恩来 “十条家规”

2024-09-14

周恩来同志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一生光明磊落,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和优良作风。周总理订立“十条家规”,用来约束亲属们的行为,不许其谋求半点私利,不许其享有任何特殊照顾。

忆刘邓首长二三事——访刘邓大军作战科参谋章安翔

2024-09-13

开国元勋刘伯承和世纪伟人邓小平,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今天开会不握手  1947年8月27日,我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地区。”作战科几个人的棉袄,当时被认为很像个样子,现在章老再看当年照片,那自制的棉袄还真是挺耐看的哩!

“游击大师”——纪念林维先将军

2024-09-12

1980年4月,我调到设在安徽省委党校的革命斗争史资料收集整理办公室(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前身)工作。”  不久,新四军新军部在盐城重建,皖中地区的新四军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7师,师长张鼎丞(未到职),师政委曾希圣,下辖第19旅和挺进团。

从下乡知青“第一人”到知名传媒人——对话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万伯翱

2024-09-11

上个世纪的60年代,在首都大学生毕业大会上,周恩来总理曾让一个年轻的名字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就是被称为首都干部子弟下乡支援建设“第一人”的万伯翱。万伯翱:电视剧《雷锋》是由享誉中国描绘红色经典人物的著名作家编剧黄亚洲以雷锋真实事迹为基础创作的作品,可谓匠心独运和引人入胜。

勇于直言的黄克诚

2024-09-10

1981年4月10日,《解放军报》发表了黄克诚的《关于对毛主席的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一文。1940年6月20日,黄克诚率领八路军第2纵队到达豫皖苏边区,与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6支队会合。

袁国平:辉煌悲壮的革命生涯

2024-09-09

今年是新四军组建75周年,谨以此文追忆袁国平短暂、辉煌、悲壮的革命生涯,以颂扬先烈业绩,弘扬铁军精神。袁国平还参与了新四军军歌的创作,他向作曲家何士德阐述了歌词产生的背景,强调军歌要突出东进抗敌和向敌后进军的思想。

我完成了李丰平同志的嘱托

2024-09-06

老首长李丰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4年多了,今年又是他的百年诞辰,我深深地怀念他。李丰平同志是1932年入党的老革命,他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永远的怀念石西民

2024-09-05

父亲石西民,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是来去匆匆的背影。新中国成立后,我以为可以和父亲天天见面了,哪知他和母亲都忙于工作,把我和妹妹送进了寄宿学校。父亲调北京后,只留下我一人在上海,我必须从康平路的住处内搬出来。

毕生的追随——缅怀父亲臧萍芝

2024-09-04

从1941年至1946年,父亲先后在安徽省嘉山县石岩乡、清平乡担任乡长兼党支部书记。1949年5月下旬,上海解放,父亲担任了上海浦东洋泾区第六办事处组织委员、总支书记兼农会主任等职务,在那里与我母亲相识,并结为革命伴侣。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