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浙南刘胡兰”(上)——记17岁英勇就义的郑明德烈士

2024-02-28

1925年11月,郑明德出生在浙南平阳县西北部山区凤林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祖父郑正元是长工,父亲郑志权(海啸)是佃农,一家人过着“火笼当棉袄,竹篾当灯照,番薯丝吃不饱”的苦难生活。出发那天晚上,郑海啸把明德叫到身旁,父女俩虽然同在县委机关工作,但因局势紧张,平时很少见面。

几度转换一生翱翔——记上海新四军老战士张优

2024-02-27

近千人的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倾听一位年近九旬老人的演讲,他的一头白发蕴含沧桑,眼神充满睿智与刚强。他叫张优,新四军老战士,原上海歌剧院院长,一位饱经历练、几度转岗、成就斐然的阳光老人。

妈妈和她的二舅朱瑞

2024-02-26

2011年2月5日,亲爱的妈妈陈爱华因病情恶化离开了我们,望着妈妈遗像,她生前慈祥的笑容,久久在我脑海里浮现。妈妈去世后,我在整理妈妈生前的物品时,发现妈妈珍藏着几张她二舅朱瑞将军的照片,使我想起了妈妈和舅姥爷的一段往事。

心血溶入《群英谱》——深情追忆戴为然同志

2024-02-23

2011年8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里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党员,在革命队伍中失去了一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江苏许多地方只要谈到戴老,可以说,干部群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伸出大拇指,称赞他为征编《群英谱》作出了突出贡献。

怀念爸爸陶勇

2024-02-22

1977年夏天,我们到南通地区的几个县,访问了爸爸陶勇战斗过的地方。为了建设新中国的海军,掌握海军建设的第一手资料,爸爸不避严寒酷暑,长年累月战斗在军舰和海岛上,生活在和他情同手足的指战员们中间。

不屈的小王璞

2024-02-21

在反“扫荡”斗争中,敌后根据地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日小英雄,太行山下完县(今河北顺平县)野场村儿童团长王璞就是其中的一位。为了纪念王璞,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称号,并立了纪念碑。

情系浙东60载——写在纪念谭启龙百岁诞辰的日子

2024-02-20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根据党中央的决策、谭震林的指令,谭启龙接受任务,从上海南下赴浙东开辟抗日根据地。谭启龙所领导的浙东区党委统一整编了浙东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抗日斗争,并进行了3次反顽自卫战斗,打退了国民党顽军的3次进攻。

民族之魂垂青史——纪念一代楷模宋庆龄

2024-02-19

宋庆龄(1893~1981)是20世纪世界东方最伟大的女性,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英勇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前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活捉汉奸胡泽普

2024-02-18

驻守宿县城的国民党21集团军廖磊部第7军171师师长杨俊昌只稍作抵抗,即弃城向西北撤逃。1939年4月,我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乘其立足未稳,一举攻克了宿县东北重镇时村,歼灭日军80多人,伪军300多人,活捉了汉奸头子金元一。

朱老总的“乞米帖”

2024-02-07

说到“乞米帖”,稍有书法常识的人都知道,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千年之后,八路军朱德总司令也遇到类似难题,不得不写信给老友求助。1937年11月,朱德外甥从四川老家来山西省八路军总部,告诉朱德,家人因其参加革命遭受株连和迫害,家境困窘,难以为继。

陈毅写诗教子

2024-02-06

陈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国元帅。1961年夏,陈毅二儿子陈丹淮考入哈军工,陈毅提笔作诗《示丹淮》:“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他为孩子们写的一首又一首教子诗,同样脍炙人口,散发着老一辈革命家恒久的光辉和家国情怀。

深切怀念薛先洛

2024-02-05

在此期间,县委多次邀请薛老回靖,请他回忆靖江战争年代革命斗争的历史,指导我们制订征编方案。烈士后代的贴心人  1996年,《靖江英烈》的征编工作进人实质性阶段,由我负责牵头征编靖江知名烈士浦骊珠的传记。

崇高精神励后人——纪念黄克诚诞辰

2024-02-04

黄克诚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军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作为党和人民军队的领导干部,黄克诚心系大局,时刻关心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整体利益。

仰望星空感念母亲

2024-02-02

今年6月11日,是我亲爱的母亲张茜诞辰100周年,虽然她离开人世已47年,但她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独立勤奋的知识女性  在大连,华东后方留守处为家属开办俄语学习班,母亲积极参加。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人与民主人士的交往

2024-02-01

深切关爱民主斗士李公朴  李公朴于1937年8月到达太原,根据周恩来的决定,担任“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委员及宣传部长。当李公朴殉难的消息传出后,毛主席、朱总司令发来唁电:“张曼筠女士,惊悉李公朴先生为反对派狙击逝世,无任愤慨。

粟裕与浙南三年游击战

2024-01-31

1935年春,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以下简称挺进师),由赣东北突破国民党军道道封锁线,到达闽浙边境地区。粟裕和刘英将挺进师分成“突击队”与“牵制队”,将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

田汉为台儿庄写战歌

2024-01-30

1938年春的台儿庄战役中,一批左翼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到前线。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  台儿庄大捷后,中国最高军事当局调60万大军集中于徐州附近,准备再次聚歼日军。田汉在为抗敌剧团的队员们送行时说:“我们戏剧工作者,为抗战服务,首先要去为抗日前线的军民服务。

董必武的家训家风

2024-01-29

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一生高风亮节,并践行着“朴、诚、勇、毅”的家训。在董必武写给子女们的家书中,良好的家风渗透在字里行间。在对待家人的思想教育方面,董必武以身作则,教导子女做人、做事及学习,都是“朴诚”家训的真实实践。

“军旅生涯最难忘”——记新中国第一代防化兵沈忠林

2024-01-26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我曾想采访传奇老人沈忠林,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防化兵,也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这场保卫天津的战斗中,沈忠林所在的防化连被评为防汛模范集体,荣立集体三等功;沈忠林被评为“特级防汛模范”,荣立二等功。

他光荣参加阅兵盛典——记原二军大长海医院院长董坤明

2024-01-25

在上海青浦福寿园新四军广场,长眠着许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的新四军老战士,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院长董坤明就是其中的一位。投身革命 南征北战  1939年10月,董坤明与陆朝挺同学一起,在浦清老师带领下,在江苏常熟东塘参加了新四军,3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一页 1 ... 13 14 15 16 17 ... 20 下一页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