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5日,我曾服务34年的《人民前线》报完成历史使命,出版了休刊号。奚原与运河支队的同志多次讨论,还提出,沟通了这里的南北联系,可以开辟一条从新四军到延安的新交通线。
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任广智因在电影《陈赓脱险》,电视剧《鲁迅传》《鲁迅与柔石》《鲁迅与斯沬特莱》和话剧《地狱边沿的曼陀罗花》等影视剧中扮演鲁迅一角而为人们所熟悉。
著名作家杜宣,很多人知道他是戏剧家、诗人、书法家、国际文化活动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革命家,是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文人。此时,大批难民、流亡学生、伤兵云集南昌,杜宣又先后吸收了南昌青年周志中、胡珍水等人参加,从武汉也陆续来了吴福海等人。
龚德同志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老党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创作者。1992年夏,颜辉到南通与江行碰头时,得知龚德多年前就已经在搜集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的史料,于是,他们约见了龚德。
今年,是北京军区原副政委陈祥将军诞辰100周年,八路军老战士刘苏同志诞辰90周年。此后不几天,裕安区委收到了刘华清同志的题字,还收到刘老委托六安驻京办事处余海同志带回的张劲夫的题词。
金秋十月,丹桂的余香还没散尽,我与柳佳骧、柳佳骏两位兄长一起来到了六朝古都南京,探访我们的小姑柳茂才,聆听她讲述七十年前接受党组织的委派,战斗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里的故事。
在文末,吴强意味深长地把军民鱼水情的意义作了升华:“那些礼物却携带着无限的热情而来。1978年9月,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向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请示,提出拟请吴强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临时召集人之一,并兼任《收获》筹备小组成员,经市委宣传部批复同意。
在103岁的新四军老战士谢莫京家里,我们见到了71年前由新四军华中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联络科代表与日军65师团72旅团136大队第1中队中队长共同签署的《受降条约书》(照片),详实记录了新四军在陇海路东段炮车车站接受日军投降的经过。谢莫京出示的《受降条约书》照片,就是陇海路东段战役炮车车站的日军向新四军投降的文件。
2016年11月,笔者专程来上海,拜访了100岁高龄的新四军女战士夏希平,她对抗日战争年代的回忆仍然十分清楚。忽然,李秀英告诉夏希平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你们有个县委书记叫凌菲的,给日本宪兵抓来了,现在关在宪兵队。
近期,我们夫妻俩观看了大型婺剧《血路芳华》,被剧中女红军战士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在敌人百般阻击、四处追杀的情况下,女红军连长郝秀英带领两位受伤的战友逃难的情景。
近日重看电影《渡江侦察记》,李连长的英雄形象一直让人敬佩不已。当年,拍摄电影《渡江侦察记》时的军事顾问,就是先遣渡江大队的副大队长慕思荣(原27军侦察科科长)、高锦堂(原27军侦察二连连长)。
沈亚威,是从新四军中走出的著名音乐家。” 那时,沈亚威28岁,年轻、记忆力好,他边走边谱曲,经再三斟酌,觉得满意了,便先教会文工团同志唱,然后分别到各部队唱。1949年4月20日,华东部队就是唱着《淮海战役组歌》,斗志昂扬地横渡了长江,越过原野,挺进南京,踏入上海、杭州,直至解放东南沿海城市和各个海岛。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步步加深,谢立惠和许多青年爱国学生一样,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抗议政府的腐败无能。1941年春,《新华日报》准备开辟《自然科学》副刊,周恩来、潘梓年找来谢立惠等几位同志座谈,商议如何办好这个副刊。
2017年上海第20届国际电影节,放映了今年刚刚摄制完成、由祝希娟主演的电影《大雪冬至》。上海,不仅是人文荟萃之地,也曾经是中国电影艺术的“半壁江山”,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祝希娟对电影艺术产生了兴趣。
汤桂芬,江苏扬州人,1918年出生于沪西纱厂工人家庭 ,第二代上海苏北人。在汤桂芬领导下的统益纱厂争取年奖斗争,是上海市地下党工委领导的全市工人争取年奖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汤桂芬的领导才干在这次罢工斗争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 1923年夏,于右任、邓中夏等创办上海大学,这是一所国共合作创办的新型学校。3月初,瞿秋白化名给在上海的周建人寄去两封信,托他转交给鲁迅与妻子杨之华,暗示设法营救保释。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回忆新四军老战士、原中国核试验基地张志善司令员。”1958年,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核试验靶场,任命张藴钰为靶场主任,并决定以河南商丘步兵学校机关为基础组建靶场机关,由该校政委常勇为靶场政委,副校长张志善为靶场副主任。
一 在湖北东北部,与河南、安徽交界的大别山脚下,有一个小县——红安(原名黄安)。早在40年代,叶君健在英国从事欧洲文学研究期间,就开始翻译《安徒生童话》,到50年代全部译完。
李一氓(1903~1990),四川彭州人,原名李国治,后改为李民治,1928年曾于上海进行地下工作,所用笔名李一氓,后沿用终生。1926年,当大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时,李一氓投笔从戎,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主要编辑《革命军报》,由周恩来直接领导。
由于经常在上海闹市区教民众唱抗日歌曲,何士德名声大振,母校新华艺专师生们邀请他回母校当音乐系指挥。自新四军创建后,叶挺军长、项英副军长等军部领导,经常考虑和议论要创作一首军歌,来激励和鼓舞部队士气和斗志。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