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市、区人社服务惠企服务包,助力企业精准掌握、快速高效办理重点人群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扩岗一次性补贴等惠企政策,提高企业获得感。对有来沪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发挥“点对点”转移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作用,提供“长宁·红河就业帮扶直通车”等一站式服务。
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长宁不断探索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融入社区治理的全过程。生境驿站是以生境山房为核心的群团活动空间,社区各团队均可向“乐颐第五空间”志愿团队申请使用生境山房开展活动。
划重点啦,参观展馆是免费的哦,但是记得提前关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公众号预约~小tips:带娃首选世纪公园2号门(地铁)和3号门(自驾)进,距离亲子游乐活动区域更近哦~
1月21日,随着龙年脚步的临近,一条栩栩如生、充满童趣的“巨龙”,“盘旋”在黄金城道步行街上,吸引过往市民拍照打卡。游园活动兼具参与性、趣味性、挑战性,大家穿梭其间,玩在其中、乐在其中,现场“节日氛围”拉满。
日前,华阳路街道的“硅巷橱窗”完成升级改造,项目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文化宣传功能,更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为定西路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夜景尤其迷人。“硅巷橱窗”不仅延续了传统的文化宣传功能,更与时俱进,融入了硅材料而产生的光束,串起“上海硅巷”的各个角落。
近日,江苏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宁聚里·华敏翰尊国际大厦党群服务站开展了“巧手匠心”钥匙扣制作体验活动,利用“午间一小时”深化楼门口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了楼宇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1月18日,虹桥街道“与爱同行,情暖虹桥”慈善公益活动在新近启用的虹南美好生活服务站举行。上午9点,位于家门口的虹南美好生活服务站内人头攒动,人气居高不下。“这里有很多来自新疆的干货,核桃、腰果、红枣、奶枣,品质好又便宜,马上过春节了,正好备一些过年吃。
新华路街道陈家巷居民区党总支与长宁区新华路街道邮政支局党支部日前进行了党建共建、双向互动,依托互联网医疗,在陈家巷活动室开展了为民配药行动,以数字化赋能,解决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外出就诊不便的问题。
“社区云”2.0版如今已成为长宁基层社区的一个重要端口和平台。街道和虹桥机场新村居民区围绕拓展联系服务群众的广度、加大发现解决问题的力度、提升服务保障民生的温度等方面开展工作。据统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虹桥机场居民区党总支通过“社区云”登记民情记录近千条。
甲辰龙年将至,特色美陈装置陆续亮相长宁各大商圈和街头巷尾,市民“嗨购长宁”的同时,不妨放慢脚步近距离感受这浓浓的年味。走近花灯可以看到,“祥龙”造型栩栩如生,龙鳞、龙须、龙爪等细节制作得精致而巧妙,呈现出威武磅礴的气势。
2023年,新泾镇淮阴居委结合2023年新泾镇推出的“美好社区”公益创投项目,联合上海乐酷青年创意公益发展中心为景博花园小区“博乐庭”花园进行改造提升。淮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龚婴枝表示,“博乐庭”建成后,居委、业委会、物业达成一致,将来会定期组织开展便民公益活动,方便居民生活。
自1月1日江苏北路桥下空间——“苏河超级管”对外开放以来,这处功能多样、色彩鲜明的滨水公共空间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市民游客前来拍照、游玩。据记者现场观察,经过更新改造的江苏北路桥下空间——“苏河超级管”,色彩变得鲜明、环境变得整洁,各种彩绘墙和互动装置也格外引人瞩目。
针对类别相近、综合性强的问题,长宁区主动做好问题的“合并同类项”,组团式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类问题44个、养老服务类问题11个、基层治理类问题50个,推动整改整治从“解剖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
今天(1月14日)下午,“长宁名医讲坛”第四期在长宁图书馆开讲,为市民读者们带来了在厨房间里就能完成的实用养生知识。“葱白和淡豆豉很多人家的厨房里就有吧,这两样食材,其实能熬制一帖经典的中药方剂——葱豉汤。
在复旦中学哲学特色班的学生看来,哲学课的课堂总是“烧脑又有趣,轻松又刺激”。专业知识和日常话题相结合,让学生们学会用哲学的观点解释现实中的问题,锻炼了学习力、思辨力和表达力。
1月11日,“大城有爱·‘忆’路有‘宁’”2024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赋能支持中心揭牌仪式在安化路123号正式举行。现场,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蒋蕊,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侯继军,“老宝贝”代表朱彩萍等共同为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赋能支持中心揭牌。
大饼、油条、豆浆、粢饭团,俗称上海早餐界的“四大金刚”,是舌尖上的“老上海味道”,老上海人内心深处的早餐记忆。随着大家对早餐越来越注重,热粥、包子、馒头、馄饨、面条,也跻身于早餐行列,在上海的“早餐军团”中占了一席之地。
“有时上海有时溧阳”艺术展日前在愚园路1175号飞呦画廊举办,展览结合艺术作品、敲章留念、互动打卡等形式,将免费开放至2月28日。展览邀请到潘正强、阿岛两位艺术家,在“小镇艺术家”展区,观展者可通过精美画作和艺术作品,感受另一个城市的风景。